行业知识 | 一文读懂光电传感器:从原理到日常

发布时间:2025-08-21

当你走进自动门,门会应声开启;快递分拣时,包裹能精准分流;智能手环能监测心率 —— 这些场景背后,都有光电传感器的身影。这个能 “看见” 世界的电子元件,正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。

当你走进自动门,门会应声开启;快递分拣时,包裹能精准分流;智能手环能监测心率 —— 这些场景背后,都有光电传感器的身影。这个能 “看见” 世界的电子元件,正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。

 

1

什么是光电传感器

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,核心原理是光电效应:光照射到特定材料上时,材料中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,引发导电性或电动势的变化。就像人的眼睛接收光线并传递给大脑,光电传感器通过 “光源发射 — 光线传播 — 光电转换” 的流程,实现对物体的感知。

 

光电传感器的技术基础是光电效应,即物质在光照射下发生电特性变化的物理现象,可分为三类:

 

外光电效应:当光电子能量超过材料逸出功时,电子逸出表面形成光电流(如光电倍增管)

 

内光电效应:包括光导效应(材料电阻率随光强变化,如 CdS 光敏电阻)和光生伏特效应(PN 结受光产生电动势,如硅光电池)


 

其核心构成包含四部分:

 

光源模块:提供稳定辐射源,可见 / 红外 LED(响应速度≤10μs)适用于一般场景,激光二极管(线宽≤10nm)用于高精度检测。

 

光学系统:由非球面透镜(焦距公差 ±0.05mm)、滤光片(截止深度 OD6)组成,负责光路聚焦与杂光抑制。

 

光电转换元件:主流采用硅基光电二极管(响应度≥0.5A/W@850nm),高端场景使用雪崩光电二极管(APD)实现单光子检测

 

信号处理电路:包含 I/V 转换(噪声≤1nA)、滤波(带宽 10Hz-1MHz 可调)和阈值比较器,将微弱光电流转换为标准逻辑信号。


 

2

常见类型与特点

根据检测方式,光电传感器可分为三类

 

1、漫反射型:光源发射的光线遇到物体后漫反射,被传感器接收。无需额外反光装置,适合检测近距离、大面积物体,如包装线上的纸箱计数。
 

2、镜面反射型:需搭配反光板,光线经反光板反射回传感器。若物体遮挡光路,传感器触发信号,常用于电梯门防夹、传送带物料检测。

 

3、对射型:发射器与接收器分居两侧,物体通过时阻断光路。检测距离远、抗干扰强,广泛应用于停车场道闸、生产线定位。

 


 

3

渗透生活的 “隐形助手”

在工业领域,它是自动化生产线的 “质检员”:检测瓶盖是否拧紧、识别产品标签是否完整,甚至能通过光线折射差异判断玻璃器皿是否有裂痕。在物流仓库,激光光电传感器可精确测量货物高度,配合机械臂完成码垛。
 

智能家居中,它让生活更便捷:阳台灯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光,马桶盖感应人体靠近自动开启,扫地机器人通过红外光识别家具边缘避免碰撞。

 

医疗健康方面,脉搏血氧仪通过红光与红外光的吸收差异,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;血糖仪利用光反射原理,让患者无需采血即可快速测血糖。

 

交通领域更是离不开它:闯红灯抓拍系统用激光传感器定位车辆,ETC 通过红外光完成信息交互,隧道内的光线会随外界亮度自动调节。


 

4

选购与维护小知识

选购时需关注检测距离(不同场景需求差异大)、响应速度(高速流水线需毫秒级反应)、环境适应性(粉尘多的场所选防尘型号)。

 

维护要点:

 

定期校准(每年 1-2 次),使用标准反射板(反射率 90%±2%)

 

清洁光学表面(使用无水乙醇 + 镜头纸),避免指纹残留(会导致 3-5% 的信号衰减)

 

光电传感器作为智能感知的核心器件,其性能提升依赖于新材料与微纳加工技术的突破。在工业 4.0 与物联网的推动下,集成 MEMS 微镜与 AI 算法的智能光电传感器,正成为下一代感知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。

关键词: 行业知识 | 一文读懂光电传感器:从原理到日常

相关资讯

公司新闻

行业资讯

在线咨询


提交留言

*注:请务必信息填写准确,并保持通讯畅通,我们会尽快与你取得联系